查看原文
其他

祭日 | 郭凝:怀念邓丽君,我们曾相聚在巴黎

郭凝 新三届 2021-05-08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1990年
郭凝,出生上海。1968年赴内蒙古土左旗插队。1983年留学法国,1988年获法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与文明”专业深研文凭。在《人民文学》刊出报告文学与散文,在上海及台湾出版专著。曾任《欧洲时报》记者、《星岛日报》驻巴黎记者、《环球企业家》杂志驻巴黎记者。曾与法国Blow-up电视新闻纪录制片公司合作,拍摄体育新闻与纪录片,并在法国电视1台、2台、3台、参议院电视台等播出。现任巴黎法中友协执行主席。

原题
悠悠往事
怀念邓丽君




作者:郭凝
          

5月8日,邓丽君忌日。1995年这一天,人们难以相信天使歌后突然离去。或许,天堂也需要她的歌唱表演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邓丽君的歌声悄悄从香港进入大陆,起着不可估量的启蒙作用。八十年代邓丽君歌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中国,她的歌声温馨地吹进人们心田,瓦解着封闭人们的精神堡垒,其能量超出任何说教口号。她的歌声穿越山川大地,唤醒久违的人性美德,引领善良、爱、和温情重返人间。尽管贫穷,总算有了希望。那时候电视还未普及,也没有录影带,更没有视频,只能从盒带封面看到邓丽君头像,看不到她的表演。

1987年6月底,我到法国第五个年头,准备回北京探亲。临行前,法华著名侨领沈根栋(沈伯伯)和丁伟星先生邀请我到巴黎新敦煌酒楼进餐。沈伯伯是法国上海联谊会副会长,丁伟星先生是法国中华会馆主席,两位侨领皆为商界翘楚,德高望重,如此客气一定会有重要事情,我猜想。果然,那天新敦煌酒楼东主周大明、沈云夫妇盛情款待,雅座安静,餐食精美,两位侨领亲切和蔼,边吃边聊,商量组织一场邓丽君巴黎演唱会,为未来邓丽君赴大陆演唱做准备,沈伯伯提出希望我担任主持人。

这个意义深远且极具魅力的计划令人兴奋,这正是巴黎侨胞们期待的,届时必然观众爆满,盛况空前。当时邓丽君的歌声每天飘扬在法国华人世界,私家车、住宅、餐馆、商店、理发馆,无处不有温柔乡,慰藉安抚辛劳人。在那个政治隔阂的年代,海峡两岸、港澳、东南亚侨胞在国外相遇,只要一提起邓丽君,感情立刻亲近,没有政治分歧,没有观念距离。谁能像邓丽君那样赋予全世界中国人如此美好的境界呢?没有第二位歌手。我敬佩沈伯伯和丁伟星先生的前瞻设想,这是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尽管此时两岸还没有解冻,台湾还没有解严,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还被列为禁歌,但是促进两岸人民交流的方向是明确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历史跃入新阶段,法华侨领们为化解海峡两岸政治对立进行各种努力。沈伯伯和丁伟星先生都是1962年从上海到香港,再从香港1969年到巴黎,对大陆和港台、对中国与法国都很熟悉。沈伯伯的亲家、黄埔六期毕业的国军退役中将周济居住香港,还有黄埔四期毕业的温剑鸣中将,两位黄埔将领曾在沈伯伯的劝说和陪同下一起前往北京,出席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黄埔同学聚会。这是他们自1949年离开中国大陆后首次返回,实现了“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愿望。丁伟星先生的岳父、国军退役少将李次白也是黄埔六期毕业,1980年起居住香港。当我了解到李次白少将为国共合作竭尽全力的奉献精神,也就更加理解敬佩几十年来丁伟星、李文瑛夫妇继承父辈传统,为社会多方面作出卓越贡献。丁伟星先生享誉盛名,影响力大,曾是台湾方面由总统任命的侨务委员,且连任四届,是最资深的委员。

丁伟星先生叙述岳父的传奇人生,令人感慨。李次白是四川人,黃埔军校第六期,官至国军少将。抗战胜利后,1946年弃戎经商,全家赴台谋生,不问军事政治。他的哥哥李崇高和陈孟熙、陈毅兄弟两人一起赴法留学,妹妹嫁给陈毅的哥哥陈孟熙。回国后陈毅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孟熙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长期任职川军,官至国军少将,1949年陈孟熙率领部队在四川乐山起义。建国后,陈毅担任上海市长,陈孟熙调到上海工作。陈孟熙夫人正是李次白的妹妹,对此,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知道得一清二楚。国民党撤退台湾后处境艰难,蒋氏父子萌生和谈意愿,选中李次白担任特使。1950年5月3日,蒋经国在台北会见李次白,亲自托付使命。李次白接受使命,很快告别妻子儿女,5月下旬途经香港抵达上海。

李次白在上海顺利见到妹夫陈孟熙,告知来意。陈毅在家中热情接待来自台湾的亲戚李次白,知道蒋经国捎话提出重开谈判,解决两党之争,最低限度不进攻台湾。陈毅颇感意外,认为国共合作话题为时过早,还是先不提,以后会有机会。陈毅表示愿意将蒋氏父子的提议传达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

李次白没有立即返回香港,而是留在上海等候,他期待国共能够再次和谈。岂料一个月后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及大批武装力量进入台湾海峡,国际形势突变,国共和谈失去时机。此后李次白在大陆命运坎坷,1955年被定为“反革命特务”,判刑四年劳改,出狱后又成为历次政治运动审查对象,直到1978年冤案得到纠正。1980年李次白移居香港,向台湾方面提出返回台湾与妻子家人团聚,上书申请仍然不忘国共和谈使命。未想到台湾当局拒绝,原因是他“主张和谈”“国共合作”,被认为“心态不妥,来台有安全顾虑”。此时台湾仍然处于戒严时期,严密防范大陆。李次白只好继续居住香港,直至1988年去世。所欣慰的是在生命最后一年,终于盼到蒋经国放弃戒严令,台湾解严。两年后海峡两岸高层以民间形式的海协会与海基会出面,展开和谈。

李次白经历了家庭分隔海峡两岸,受尽离别委屈之苦,可歌可泣的一生载入历史,为后人敬重景仰!

李次白(前排左1)劳改出狱后与陈毅的弟弟陈季让夫妇相见(丁伟星供图)
 
自从1987年6月底在巴黎新敦煌酒楼商谈邓丽君演唱会,沈伯伯悄悄做着准备。侨界举行演唱会与商演不同,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最主要的是海峡两岸关系融洽,等待时机成熟,便会水到渠成。

新敦煌酒楼位于巴黎歌剧街17号,舒适典雅,粤菜精美,东主周大明、沈云夫妇经营有方,待人诚恳,新敦煌酒楼成为宴请文化界名人之地。周大明是退役国军中将周济之子,沈云是沈伯伯之女,夫妇两人热忱支持沈伯伯。来自大陆的苏小明,丛珊,张贤亮,张暖忻,谢晋,秦怡,刘晓庆等等曾应邀在这里进餐畅聊,留下美好回忆。

沈伯伯全家热衷公益,重视文化艺术界人士。沈妈妈(章璇)喜欢艺术家,协助沈伯伯指导旅法黄河艺术团,长子沈海担任旅法黄河艺术团行政主席。旅法黄河艺术团成立于1984年年底,是欧洲乃至全球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歌舞团,成立后二十年期间男中音时可龙团长率领留法艺术家在法国和欧洲各地进行了八百场演出,一百三十多位艺术家参演,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作出杰出贡献。留法艺术家回国后都成为业务骨干,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歌唱家,国家一级舞蹈家,国家一级杂技教练等等。巴黎歌剧街35号敦煌酒楼与17号新敦煌酒楼是艺术团商量会务及庆功聚餐的地方,多年后仍然是艺术家们怀念的梦中之地。

侨领沈伯伯(前排右1)在新敦煌酒楼宴请丛珊与其父母。后排中间是沈云,后排左1是作者。(沈海摄影)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林青霞和邓丽君在巴黎各自买了寓所,居住巴黎的时间多了起来。她们和沈云成为好朋友,一起喝咖啡,逛街,进商店,游泳。新敦煌酒楼也成了她们喜欢经常去吃饭的好地方。

1992年我与林青霞见面了,立刻感受到与大陆电影明星风格不同,台湾明星是中国淑女范儿,东方美人。林青霞时时扬一扬头,把一头秀发轻轻甩向后面,样子极美。眼前的林青霞比银幕上更加漂亮大方,气质更加高雅清新。我穿着冬天大衣,她已是一身春装,月白色连衣裙,肩披飘逸的枣红花纱巾。我从不同角度为林青霞拍了一些照片,每张都是那么秀丽。我细细观察林青霞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她的美是春天仙女般的美,向人间洒着微笑。这次见面给我启示,感受到台湾演员的独特风度。
 
作者与林青霞,1992年
 
1993年沈伯伯安排我和邓丽君见面,为未来主持演唱会做准备。凭经验,一场成功的演唱会,主持人不仅熟悉舞台和观众,还需了解歌者,才可调动舞台气氛达到理想效果。1985年我曾经为旅法黄河艺术团主持过首场演出,也为李谷一巴黎独唱会主持过彩排表演,现场发挥自如。1990年和1991年中国民族艺术团访法演出也是我主持的,仍然受到观众和演员们的好评。我有舞台经验,熟悉观众,心里有底。
 
作者担任中国民族艺术团访法演出舞台主持人
 
邓丽君喜欢浅紫、粉红、蛋黄配成的色调,她在巴黎蒙田寓所的装饰就是用的这个色调。那天在新敦煌酒楼,邓丽君的薄纱衫也是这三色,戴着浅粉色礼帽,配以蓝紫色短裙,显得清新活泼。

邓丽君谦和有礼,亲切真诚,嗓音柔美。话题围绕中国大陆和同胞,她关心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问得很仔细。我忘记那餐饭吃的什么美食,却忘不了她心中的博爱、眼中的柔情。

邓丽君和林青霞都是军人子女,母校都是台北金陵女中,宝岛培育了她们的善良和优雅。邓丽君天生具有博爱情怀,小时候放学回家,见到四位兄弟闯祸被父亲罚跪,一声不响放下书包和哥哥弟弟跪在一起。父亲感动,叫孩子们起身,不再惩罚。这是以柔克刚吧,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真是天生丽质,天赋聪慧。按年龄,邓丽君与大陆老三届是同代人,大陆女中不同于台湾女中,几十年前北京几所顶尖女中出现学生打死尊敬的校长老师,斗争残酷,人性泯灭,这些是邓丽君无法理解的。

邓丽君很高兴自己的歌声给大陆人们带来温馨,她希望去海峡另一边看看,甚至1992年打算办理签证去上海旅行,但是到了签证处门口,却又转身放弃,她想得很多也很复杂。邓丽君盼望在大陆举行演唱会,她在等待时机,我完全能够理解,耐心等待。

这顿午餐享用了五个小时,邓丽君精力真好,话题广泛。她在巴黎轻松快乐,何况还有男友保罗的甜蜜爱情。保罗是法国人,一位来自布列塔尼的青年摄影师,浪漫而具有诗人气质。

此时,我注意到邓丽君的脸色有些呈灰色,不是疲倦的那种,只知道她三年前曾在巴黎医院治疗重感冒和急性肾炎。真后悔我没有嘱咐她注意自身健康,那时她还活力四射呢。

作者与邓丽君,1993年,沈海摄影
 
1994年,国际著名的林云大师到巴黎,他是台湾人,幼时在北京生活。这位佛教领袖,一代宗师,也是国际上的风水权威及易经学者,创立了融合佛教、哲学、灵学与中国民俗文化结合的独特学说,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美国旧金山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林云大师具有参透玄机的洞察力,一生广结善缘,为芸芸众生渡厄解难,在港台影视界受到推崇,特别是女明星,都非常敬重他,请他排难解纷。林云大师精於風水,书法也是独树一帜。所以,到了巴黎,邓丽君特别邀请他去寓所看看风水。

林云大师来到邓丽君的巴黎蒙田寓所,旋即看出她有难关,一个不好的“结”,必须帮她解难,于是答应写一幅字,给她补墙挡灾。稍后,丁伟星先生和林云大师、邓丽君,以及一众朋友在巴黎福禄寿酒楼共进午餐。之后林云大师告诉丁伟星先生,那幅字写好了,请他转交给邓丽君。林云大师也希望丁伟星先生进一步与邓丽君熟悉,以便对筹划邓丽君为巴黎侨界开个演唱会有所帮助。

可是,此时邓丽君已经离开巴黎,去台湾举行一场演唱会,在日本举行三场演唱会。她在中国香港和台湾、日本、泰国之间来回奔波,谁能找得到她呢?丁伟星先生急着寻找,林青霞也在呼唤:“1994年我结婚当天,多想把手上捧着的香槟色花球抛给她,因为我认为她是最适合的人选,我想把这份喜气交到她手上,可是我不知道她在哪里。”

1995年4月邓丽君跟家里人说,她打算5月份回巴黎休养一段时间。可是她再也没能回来,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清迈突然逝世,年仅42岁。我当时正在北京探亲,听到消息,无法相信。邓丽君还很年轻,那么善良,那么可爱,还没有来到大陆,还没有见到她思念的十三亿人民,还没有来得及在巴黎、在大陆举行演唱会。

如今二十六年过去了,丁伟星先生一次又一次思考,如果林云大师这幅字早日送到邓丽君手上,命运是否就此有所改变?或许邓丽君不会卒逝。丁先生始终无法释怀。

邓丽君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眼前。她的歌声,这么美,这么甜,这么清纯!

前排左起:林青霞、沈妈妈(章璇)、邓丽君。后排左起:周大明、沈云。(沈云授权照片)

 

延伸阅读
郭凝:大草原的知青记忆,
杀青蛙掏鸟窝煮瘟鸡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永远的邓丽君

她的歌声,是对苦难民族的人道补偿
那时我们有梦,现在听到梦破碎声音
邓丽君与新华社香港分社交往内幕
伍里晖:在茶场偷听敌台,
邓丽君的歌令人伤感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